本文來源:車壹條
近期被婚變傳聞纏身的威廉王子夫婦忙著在媒體公眾面前秀恩愛。在大汽車圈,也有忙著辟謠“分手”傳言的合作方。日前,在中冀斯巴魯第一家4S
近期被婚變傳聞纏身的威廉王子夫婦忙著在媒體公眾面前秀恩愛。在大汽車圈,也有忙著辟謠“分手”傳言的合作方。
日前,在中冀斯巴魯第一家4S店——北京五方中冀斯巴魯店內,龐大汽貿集團高層與斯巴魯中國高層聯手慶祝中冀斯巴魯公司成立15周年,并推出總價值5000萬元的8大限時優惠政策。
活動上,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龐慶華與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高橋博昭在發言中均表示,接下來雙方將繼續強化合作。以實際行動力破近期的分手傳聞。
借著分手傳聞以及慶祝15周年、大手筆讓利促銷等動作,在中國汽車市場近年日漸邊緣化、幾近被人遺忘的斯巴魯品牌再次刷一波存在感。
盡管中外雙方共同表達了要攜手共進的美好愿景,但對于斯巴魯這樣產品少、銷量低的弱勢進口車品牌而言,今后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道路并不好走。作為中國進口車領域的獨特樣本,中冀斯巴魯能否續寫下一個15年?
辟謠分手,還要繼續合作下去
5月10日下午,位于北京五方橋邊上的中冀斯巴魯店份外熱鬧,店外拉著多條橫幅,提醒路過的人店里有活動,店內銷售更是忙著迎接客人,有的還在給意向客戶打電話熱情邀約。
在眼下車市寒冬中,這種熱情搞促銷的場面在4S店并不鮮見,但對于中冀斯巴魯而言當天意義非同尋常。斯巴魯中國與龐大集團的一眾高管集體到店,慶祝雙方攜手合作15周年。
首個發言的龐慶華在發言中頗為低調地表揚了自家企業一把:中冀斯巴魯作為華北總代理商,截至2018年12月底,公司在全國20個省市共建成標準4S店近百家,共累計銷售斯巴魯汽車25.4萬臺,占全國斯巴魯汽車銷量48.4萬臺的52.48%。
第二個上臺發言的高橋博昭在發言中對中方的貢獻表示充分肯定:“斯巴魯在中國還沒有什么知名度時,中冀斯巴魯成立了北京五方橋店,而后斯巴魯與龐大集團在業務合作上達成高度共識。斯巴魯在中國作為一個小眾品牌,能在中國市場立足,離不開經銷商的支持,而中冀斯巴魯則是我們中國最重要的部分,接下來雙方將繼續強化合作。”
對于近期傳出“斯巴魯不滿中國業績低迷計劃與龐大分手”傳聞的雙方而言,這次活動顯然是最有力的辟謠。
不過,即便對于中國業績再不滿,斯巴魯想要甩掉現有合作伙伴龐大集團,短期內看來都是不可能的。龐大集團掌握斯巴魯在華渠道的主導權,和龐大鬧掰的話,在如今車市競爭激烈的狀態下,以斯巴魯的實力和品牌號召力很難再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建設近百家4S店更是不可能。
另外,龐大集團早已入股斯巴魯中國,類似于利星行在奔馳中國中的強勢存在。2013年,龐大集團與斯巴魯母公司日本富士重工正式簽訂合同,入股由富士重工獨資的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這意味著龐大集團的身份正式由經銷商躍升為銷售公司股東,話語權進一步加強。
牽手15年,前路挑戰頗大
2004年,到國外考察一圈的龐慶華看好斯巴魯品牌在中國的發展,不僅在北京五方橋成立斯巴魯亞洲最大的4S店,更以龐大汽貿集團獨資方式成立中冀斯巴魯,成為斯巴魯在華最大的經銷商。
從官方介紹中,龐大在斯巴魯品牌上也頗舍得投入:中冀斯巴魯投資上億元在進口車商里率先設立13000平方米斯巴魯北京配件中心庫,還成立全人工24小時客服中心,并興建斯巴魯培訓中心等。
而斯巴魯也成為龐大集團快速發展中的一張成功名片,行業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斯巴魯在華銷量曾達5.7萬輛,成為進口車領域的明星。2012年全年銷量4.35萬輛;2013年斯巴魯銷量重回5.7萬輛。當年,在華意氣風發的斯巴魯也曾提出“2016年實現在華年銷量10萬輛”的目標。
但是,2016年以后斯巴魯在華就開始走下坡路,2016年銷量已跌至5萬輛以下;2017年只有3萬輛左右,同比下降34%;2018年度,斯巴魯在華銷量僅為2.48萬臺,同比下降19%。在日系集體逆襲的近兩年,銷量下跌的斯巴魯可謂異類。
“雖然2019年形勢嚴峻,但今年斯巴魯汽車的銷量目標要比去年增長10%。從今年前幾個月的情況看,我們都較好完成了目標。”高橋博昭表示。
但從整個行業環境看,斯巴魯這樣既不屬于高檔品牌、又不隸屬于大集團的進口車品牌,今后在中國市場面臨的挑戰頗大。
一方面是價格壓力,在BBA等一線豪車的入門車型都降至30萬以內,二線豪車為了銷量大打折扣的情況下,斯巴魯以前相對于豪華車的價格優勢不復存在。而且,由于銷量有限、渠道管控能力等原因,斯巴魯的售后維修和配件貴也開始成為一大短板,被車主吐糟“20萬買車40萬修車”。
另一方面,全球銷量不過100萬輛左右的斯巴魯品牌自身近年問題頗多。2017年,斯巴魯深陷排放數據造假的丑聞,今年年初又發生大規模召回,在新車型和新技術推出上,斯巴魯也明顯跟不上市場節奏。
從中國市場來看,受制于多重因素過去10多年斯巴魯在品牌建設方面也并未有太多建樹,深陷泥潭的斯巴魯能否重新振作,目前看來挑戰不小。
而從長遠看,如果斯巴魯在華銷量沒有太大起色,在乘用車領域合資股比開放2022年正式啟動的情況下,早有意國產的斯巴魯會不會有新的想法和打算,是否還會繼續牽手龐大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