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重慶 >

重慶將有一個世界級的“侏羅紀公園”

本文來源:華龍網

綦江恐龍足跡群生態復原圖。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7日6時訊(記者 王瑋)逛侏羅紀公園,和恐龍近

綦江恐龍足跡群生態復原圖。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7日6時訊(記者 王瑋)逛侏羅紀公園,和恐龍近距離互動、看億萬年前的恐龍長什么樣子……這一定是很多人的夢想。近日,記者從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了解到,國內第一本系統梳理重慶恐龍的書籍——《山城龍跡 走進重慶恐龍世界》正式出版,市民不僅可以在書本中暢游恐龍世界,而且越來越多恐龍新屬種在這里被發現,重慶還將打造出世界級的逛侏羅紀公園,科幻大片中恐龍就在身邊的場景在不久的未來也可以實現。

眾多“明星恐龍”在重慶 第一本系統梳理重慶恐龍的科普書正式出版

上游永川龍。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華龍網發

中國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恐龍大國”,重慶更被譽為一座“建在恐龍脊背上的城市”。1957 年首次在合川發現恐龍化石以來,目前全重慶已有將近2/3的區(縣)相繼發現恐龍化石,其中不少是享譽世界的“明星恐龍”:如當時亞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恐龍之一,有“東方巨龍”之稱的合川馬門溪龍;目前亞洲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性恐龍之一——上游永川龍;世界級的侏羅紀恐龍化石產地云陽普安恐龍化石動物群……

據了解,重慶地區中生代地層廣布,但出露情況不一。目前重慶地區發現的恐龍化石點主要就分布在主城、渝西和渝東北。過去幾十年重慶發現的恐龍既有體型巨大的蜥腳類,也有兇猛的獸腳類,不僅有恐龍骨骼化石,還有恐龍足跡化石。

為了讓恐龍成為重慶的又一張名片,讓更多人了機重慶恐龍化石情況,重慶市地勘局208地質隊地質遺跡保護研究院總工程師代輝等人在幾年前開始系統梳理,終于在近日,《山城龍跡 走進重慶恐龍世界》正式和大家見面。

過去的幾十年間,重慶共發現恐龍化石點60余處,發掘出較完整的恐龍化石10余具,近年來又在重慶云陽發現了規模巨大的世界級恐龍化石點。拿著嶄新的書,代輝向記者介紹,市面上恐龍的書籍很多,但這是第一本系統梳理重慶恐龍情況的科普書籍。

第一本系統梳理重慶恐龍情況的科普書籍《山城龍跡 走進重慶恐龍世界》。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華龍網發

《山城龍跡 走進重慶恐龍世界》由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支持編著完成,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著名恐龍學家徐星、彭光照,知名恐龍學者和科普作家邢立達聯合推薦,著名恐龍畫師張宗達繪圖,代輝等著。

恐龍從哪里來?為什么叫“恐龍”?恐龍化石有哪些研究價值?恐龍的滅絕之謎是什么?重慶地區發現的代表性恐龍化石有哪些?這些問題都在書中有詳細的圖文解釋,目前可以在各大書店,以及當當網、亞馬遜等電商平臺購買。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認識恐龍、了解重慶恐龍的知識,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也針對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網友免費提供了10本嶄新的圖書,只要參與回答恐龍科普小問答(點擊鏈接參與問答贏圖書),就有機會贏最新出版的《山城龍跡 走進重慶恐龍世界》。

一只小狗“發現”世界罕見的化石群 云陽恐龍化石分布擴展到18公里

重慶恐龍化石點分布示意圖。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華龍網發

重慶市地質調查院副書記、副院長魏光飚用“世界罕見”形容在云陽發掘的恐龍化石,自2017年云陽縣普安鄉恐龍化石發掘成果新聞發布會發布的成果后,魏光飚介紹稱,目前云陽的恐龍化石分布橫跨云陽縣龍角、普安、新津、故陵四個鄉鎮,沿地層走向連綿至少18公里,被譽為“埋在地下的恐龍化石長城”。化石墻的化石數量也更多,達4000余塊,較2017年翻了一倍。

“其實當時發現云陽恐龍化石的有一只小狗。”魏光飚向記者回憶起當時發現這一世界罕見的化石群的場景,清水土家族鄉鋼廠村村民周政在幫周圍村民放牛時,跟著他的一只小狗刨土發現一節粗壯的“骨頭”,也正是它的這個發現,引來一批又一批古生物化石專家、恐龍學家對這里的關注。

“云陽曾是恐龍賴以生存的長久棲息地。”代輝介紹稱,在云陽發現了數層含恐龍化石、時代連續(距今1.74-1.64億年前)的侏羅系地層,云陽埋藏恐龍化石的地層不僅有一層,這說明恐龍曾長期在此生活、死亡,化石不斷在此堆疊。

重慶云陽恐龍化石墻(局部)。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華龍網發

云陽含恐龍化石地層主要為中侏羅統沙溪廟組(距今約1.64億年)和新田溝組(距今約1.74億年)。沙溪廟組地層中的恐龍化石(主要為一區恐龍化石墻)初步判斷主要還是屬于蜀龍動物群,但在發現的化石中,恐龍種類和骨骼形態特征上與自貢大山鋪有一定差異,具有新屬種的材料,其研究可以對蜀龍動物群進行很好的補充和完善。

新田溝組地層中的恐龍化石在時代上屬于祿豐龍動物群(以早侏羅為主)和蜀龍動物群之間。目前已發掘可供研究的3個形態學標本,獸腳類和基干鳥臀類標本均為新屬新種,蛇頸龍類標本為璧山上龍一新種,說明新田溝組中出現新類別材料的幾率較高,可以為命名重慶云陽新的恐龍動物群提供有力的證據。

“目前對于新屬種的命名,可以按地名、貢獻人來命名。”魏光飚指出,今后,也或將邀請市民、網友參與新屬種命名。

“重慶云陽恐龍動物群具有填補早侏羅世晚期至中侏羅世這一時間段恐龍演化序列空白的潛力,為云陽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侏羅紀恐龍公園增添了重要科學內涵。”

在科學保護的基礎之上,云陽恐龍群研究成果初顯,在云陽發現的新恐龍屬種,代輝和同事們研究的第一篇論文已在《古脊椎動物學報》發表,今年相關研究成果還將陸續發布。此外,截至目前已經裝架完成兩具云陽的恐龍,一具為產自沙溪廟組的峨眉龍,長約16米;一具為產自新田溝組的基干新鳥臀類恐龍,長約1.7米。隨著發掘和研究的不斷推進,今后還有更多裝架完成的云陽恐龍也會陸續亮相,將為重慶計劃打造的世界級侏羅紀公園添加“新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