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重慶頭條APP
6月16日,老藝術家劉輝煌攜手國畫大師劉繼紅先生、古琴名家郭懷瑾先生以及珠寶專家羅允希女士,在黃桷坪108老教授美術館舉辦了一場名為“翰
6月16日,老藝術家劉輝煌攜手國畫大師劉繼紅先生、古琴名家郭懷瑾先生以及珠寶專家羅允希女士,在黃桷坪108老教授美術館舉辦了一場名為“翰墨琴石”的藝術沙龍,四位藝術家分別從國畫、書法、音樂、寶石四個維度切入,以其精湛的藝術造詣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聽覺、觸覺等全方位、多角度的藝術體驗。
劉輝煌:難忘鄉愁,愿為家鄉藝術傳承貢獻力量
今年年近8旬的劉輝煌老先生,1963年從四川美術學院畢業后分配到北京工作,供職于公安部群眾出版社,歷任美術編輯、美編室主任,美術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插圖裝幀藝委會委員。闊別家鄉56年,劉老仍然鄉音未改,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生在重慶,長在重慶,讀書也在重慶,藝術底蘊來自于重慶山水的滋養,這次回到家鄉舉辦這個藝術沙龍源于重慶旭筱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的鄧筱琳女士,親自前往北京邀請,正好與劉輝煌先生想要回報家鄉的初心不謀而合,希望以此活動為契機,更加廣泛地參與和融入到重慶本土的藝術事業中去,隨時愿意為家鄉的藝術事業貢獻力量。談到重慶的藝術氛圍與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區別,劉輝煌先生表示,重慶的面貌變化顯著,在硬件等基礎設施方面不亞于北京,重慶人才濟濟,尤其是重慶還有四川美術學院,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上得天獨厚。活動現場,劉老先生多次揮毫創作,直觀地向到場觀眾展示書法藝術的魅力。
翰墨琴心,藝術需要永懷赤子之心
活動現場,主辦方巧妙展示了多幅大師們的杰出書畫作品,現場觀眾一邊欣賞藝術作品,一邊聆聽創作者講解,受益匪淺。來自北京過云樓書院院長郭懷瑾先生現場演奏了古琴名曲《流水》、《憶故人》、《良宵引》,美術館兩旁的書畫墻上展示了劉輝煌先生和劉繼紅先生合作的大幅作品《荷塘仙子》和《高山流水》,可謂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現場演繹。郭先生師從古琴大家林友仁先生,他毫不吝惜地向到場觀眾分享了自己多年研習古琴的心得,并用一曲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經典愛情故事《鳳求凰》將現場聽眾帶入到殿堂級的藝術氛圍中。
國家一級美術師、清華大學高研班導師劉繼紅先生親自示范創作過程,觀眾踴躍圍著觀摩大師創作,劉繼紅先生一邊講解一邊作畫,態度謙和有禮,讓現場觀眾真切感受到大師的藝術魅力與人格修養。
軟玉溫香,將寶石夢想照進現實的女人
寶石學歷來是中國古典傳統文化的一支奇秀,與傳統文人的書畫、篆刻緊密相連,沙龍現場,一位與三位男士的藝術柔情有著全然不同意境的羅允希女士,一位傾心堅硬石頭的女人,她是NGTC寶石學家,彩寶鑒定師、翡翠鑒定師、鉆石分級師,很多女孩都有一個寶石夢,但能夠像羅女士這樣將夢想變成事業的并不多,她現場為觀眾講述了自己如何將愛好變為事業的過程以及如何區分原石的優劣,如何從色彩、光澤、手感等方面去欣賞認識這些寶藏石頭的方法。
“從文字到繪畫,從古琴到寶石,6.16,這個父親節,我與現場觀眾共同經歷了一次極其美好甚至有點奢侈的藝術體驗,感謝四位大師的分享,未來我們會力爭舉辦更多這樣的藝術沙龍,為藝術家和公眾搭建更多、更好的橋梁,分享美的體驗,傳承經典。”主辦單位負責人鄧筱琳女士表示,希望身邊的更多朋友感受藝術的唯美,用心去發現生活的精致和美好,同時希望這次活動能為黃桷坪2019“開放的六月”藝術游活動增添色彩。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 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