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重慶青年報 閱讀:36922
蘆振龍從來都不曾在二郎派出所工作過。時間回到1999年的那個5月27日晚上,原重慶市高新區公安處(現為九龍坡區公安分局)石橋鋪派出所戶籍民
蘆振龍從來都不曾在二郎派出所工作過。
時間回到1999年的那個5月27日晚上,原重慶市高新區公安處(現為九龍坡區公安分局)石橋鋪派出所戶籍民警蘆振龍,為傳喚嫌疑人魏某,被7名歹徒襲擊,全身留下21處刀傷,多處靜脈血管、肌腱、神經等被砍斷,年輕的生命定格在25歲,此時,還沒有二郎派出所。
蘆振龍又從來沒離開過二郎派出所。
在他犧牲后的第15年,二郎派出所成立,派出所所在的蘭花村,正是當年蘆振龍管理的社區,派出所的骨干成員,大多是曾與蘆振龍并肩作戰的兄弟,可以說,從成立伊始,英雄的精神就根植于這個特別能戰斗的集體——在“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蘆振龍烈士生前戰斗過的地方,也是這位烈士長眠的所在,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二郎派出所以蘆振龍精神為引領,用守護平安、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新時代楓橋經驗和蘆振龍烈士的精神,延續這位公安英模的未竟事業。
英模精神的傳承
他曾戰斗過的地方,有支青年突擊隊
英雄雖逝,但23年來,英雄的故事仍在他犧牲的地方傳頌,英雄的精神也鼓舞著一代代二郎派出所青年民警去戰斗。2020年1月,二郎派出所組建抗疫黨員先鋒隊,奮戰在疫情防控的每一個關口,去年,派出所結合英模教育,將先鋒隊打造為“蘆振龍青年突擊隊”,以蘆振龍精神為引領,集合所內青年骨干民警組成一支年輕向上、愛崗敬業、敢于拼搏的戰斗集體,現有民警16人、輔警16人。
1994年出生的案件辦理隊民警謝云坤,年紀不大,但已經是所里的案偵骨干,作為優秀青年民警的代表,不僅榮獲今年九龍坡區公安分局“最美民警”,也成為了蘆振龍青年突擊隊的一員。
2021年,在對一名幫助信息網絡犯罪的嫌疑人進行訊問時,謝云坤獲得了一條重要線索,有人在重慶主城開設“水房”,為電信網絡詐騙“洗錢”。經過前期研判,警方初步掌握了該團伙的特點,通過不記名開日租房的方式流竄作案——狡兔三窟,給打擊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有一次我們明確了‘水房’的位置,就在區內一間日租房里,我們做好了萬全的抓捕準備,可還是撲了個空。”謝云坤回憶,這讓辦案民警們非常沮喪,但他沒有氣餒,“想想蘆振龍精神,即使是身中數刀、倒在血泊中,仍然抓住歹徒的衣角緊緊不放,我們也要有這種‘死咬’犯罪分子的勁頭。”前期工作沒有錯,只是嫌疑人快速轉移了,通過對該團伙轉移路線的分析,果然在鄰區的一間日租房,發現了該團伙的蹤跡,警方來了一次人贓并獲,一舉抓獲20余名嫌疑人,打掉一個流水上億元的洗錢團伙。
二郎派出所選拔“最美民警”謝云坤、破案能手李軍、研判專家楊浩等一批先進青年民警,組建以轄區公安英烈精神為引領的“蘆振龍青年突擊隊”,牢牢守住確保“平安不出事”的工作底線,成功打掉全民反詐典型案例聾啞人詐騙案、涉案1200萬元特大銷售假冒偽劣香煙團伙案、公安部掛牌督辦電信詐騙案等。今年以來,該所為群眾追贓挽損150余萬元,挽損案件數180余件,位列全局第1,在慶祝建黨100周年安保中成績突出,被公安部授予“集體一等功”榮譽。
英模精神 代代傳承
英模的精神代代傳承。
對于蘆振龍青年突擊隊來說,一個先進集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英模的精神二十年如一日的耳濡目染。蘆振龍烈士陵園,就坐落在二郎派出所轄區的翡翠公園里,那里是最好的英模教育基地。
青年民警李建軍記得,到派出所報到的第一天,所里就遞給他一摞資料,全是關于蘆振龍的先進事跡。入所“第一課”與黨史教育、英模教育充分結合,從進入派出所的第一天開始,每一個民警都與蘆振龍烈士有了羈絆。近年來,二郎派出所充分發揮派出所“重慶公安局基層黨建示范點”“學習型黨組織”的黨建優勢,邀請老黨員、先進典型講授黨史黨章,開展“學習蘆振龍”系列活動70余次,在蘆振龍烈士陵園舉辦民警“政治生日”活動21次,向公安英模看齊。
除了一段段紀錄片,一次次瞻仰烈士的豐碑,二郎派出所里,還有曾和蘆振龍并肩作戰的親密戰友。55歲的曹兵,是社區警務隊的老大哥,“振龍剛到我們分局時,就和我一個辦公室,我來得早一些,他也叫我’師父’,很慚愧,我沒能教他很多東西,因為共處的時間不過是短短幾個月。”或許是彌補遺憾,曹兵很愿意將當年與蘆振龍共事的點點滴滴講給如今的年輕人。蘆振龍青年突擊隊的平均年齡30出頭,在蘆振龍犧牲時,他們大多還是學生,但如今,對于烈士的先進事跡,他們如數家珍,而烈士的精神,更是根植在這個有沖勁的團隊當中。
不上交的矛盾
警民共建共治共享 多元化解矛盾
以黨建為切入點,二郎派出所著眼共建共治共享,與轄區40余家企事業單位簽署黨建互聯合作協議,創新黨員“聯學”、品牌“聯創”、資源“聯享”、服務“聯動”、矛盾“聯調”的警企聯創聯建新模式;以平安為出發點,著眼市域社會治理防控體系建設,通過牽頭整合轄區中小物業,組建了200余人的“二郎義警”群防群治隊伍,構建大社區聯防聯治新模式,實現了治安防控由民警“獨唱”變警民“合唱”,成立當月,轄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4.4%,治安警情同比下降45.2%。
大川國際是二郎街道的一個老舊小區,也是平安建設和社會治理的一個“矛盾復合體”:各類治安案件高發、空巢現象嚴重、人口同質性差,鄰里之間也經常因為噪音、寵物、漏水等雞毛蒜皮的事鬧意見,綜治基礎薄弱。
為加強小區巡防力量,2019年,派出所找到該小區物業公司,協調成立居民夜間巡防隊。了解到該物管公司在小區層面建有黨支部后,派出所發揮全市公安黨建先進單位的優勢,提出了醞釀已久的合作方案:派出所和物管公司兩個黨支部結對子,黨建共建,治安共治,互相支持,造福居民。
經過雙方縝密醞釀,最終,大川國際小區“警民共建共治共享示范點”正式掛牌成立。這是一個集約公安、社區、物業、綜治、志愿者、樓宇長、網格員、群眾代表、小區意見領袖等社區積極力量的大創舉:由派出所和物管公司黨支部負責聯合組織該小區的居民黨員定期學習,物管公司籌措經費,招募居民成立巡防專業隊,由民警負責培訓和指導,配合平安家園護衛隊加強社區巡防力量;由公安、社區、物業、居民代表成立矛盾糾紛化解聯合小組,對影響小區平安和諧的各類糾紛矛盾進行排查和“會診”,互相守望,綜合施治,協同發力……
目前,大川國際小區的治安狀況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從前針對老人的電信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如今,民警和物管員、綜治大媽對小區老人實施包片定點定人宣傳服務,宣傳工作直接做到老人的家里。小區摩托車盜竊案高發?巡防力量對小區實施24小時不間斷聯合巡邏。入室盜竊不好防?熱心群眾遍布小區各個路口和攤點,有形跡可疑之人出現,民警第一時間知道。
“變化太大了,越來越安全!”這是小區居民的普遍心聲。
兵哥工作室 社區領頭雁
2019年3月,二郎派出所社區民警胡兵偉牽頭的“兵哥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這是重慶市第一個以民警個人命名的踐行“楓橋經驗”的工作室。據了解,“兵哥工作室”配備6名民警和6名輔警,并與轄區30余家學校、企業、社團簽署黨建互聯共建合作協議,形成黨員聯學、品牌聯創、資源聯享、矛盾聯調的警企聯創聯建新模式。
所謂“三支隊”,是指“兵哥工作室”牽頭領導的三支社區綜治隊伍:法律援助隊、校企黨建聯建隊、社區志愿者聯防隊。
“法律援助隊”是指工作室密切合作的專業律師團隊;“企業黨建聯建隊”是指派出所與轄區學校、企業、商會開展黨建合作的合作機制;“社區志愿者聯防隊”,則是工作室以“二郎義警”為基礎組建的群眾聯防群體。
作為“兵哥工作室”的“掌門人”,胡兵偉在建好“三支隊”的基礎上,他把化解社區矛盾“社區兵法”三十六計靈活運用在工作中,其中最厲害的兵法就是打好四張王牌即:“政策轟炸牌”、“科技牌”、“換位思考牌”和“親情軟化牌”,巧妙地將反客為主、虛實互用、互幫互助的方法運用在社區管理工作中。
二郎地區各類工程密集分布,利益復雜糾纏,勞資糾紛突出。
“兵哥,工錢剛剛到賬了,謝謝你了!” 轄區6名建筑工人拿到辛苦打工賺到的工錢后向胡兵偉表示感謝。
去年7月,先后有6名轄區建筑工人向胡兵偉反映,一直在某建筑工地打工共計21萬多元的工錢一直沒拿到。
知情后,胡兵偉喊來了工程項目經理,要求對方當著6名工人的面把事情說清楚。項目經理承認拖欠工錢一事,但說到何時支付時又打起“太極”,擺出一副認帳不賴賬,拿錢又沒得的態度。
胡兵偉給這位老賴項目經理普及了國務院出臺的關于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的政策條文,以及違反政策的嚴重后果。普及“政策”條文之后,兵哥哥繼續敲打這位經理:“你是解決不了還是不想解決?今天,我就要幫他們6位打抱不平,依法依規解決問題。如果明天之內問題得不到解決,我們將按法律程序辦事,到時候你不要后悔就行!”
此話一出,項目經理不說話了,額頭開始冒汗。兵哥找準突破點,牽住了牛鼻子,打好“政策牌”,項目經理自知理虧,最終答應給工人們兌現工錢。
深深扎根基層大地的熱土,積極創新工作方法,胡兵偉用獨特“兵法”將各類矛盾糾紛化于無形,“兵哥工作室”成立以來,累計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200余件,化解率100%,實現了重大刑事、治安案件零發案的工作目標。
2019年,胡兵偉作為重慶公安系統唯一代表,他受邀參加新時代全國群眾工作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論壇,與馬善祥等全國知名矛盾糾紛調解能手同臺交流基層群眾工作經驗。2020年,胡兵偉榮獲重慶市“最美退役軍人”和“最美渝警楷模”稱號,2021年,胡兵偉獲評“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
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二郎經驗”在全國推廣
“婆婆,您放心吧,每天早晚我都給您打個電話,提醒您關烤火器。”拉著唐奶奶的手,民警沈鑫反復叮嚀,唐奶奶笑著連連點頭。
一大早,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二郎派出所女警長沈鑫掏出筆記本標出幾位上午要走訪的困難群眾,第一家就選在唐奶奶家。在唐奶奶的名字旁,她備注著“石楊三社區孤寡老人,獨居,腰不好”。
——去年底新華社重要文章《續寫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新篇章——新時代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綜述》中,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二郎派出所撫孤慰貧的事跡被作為“百萬警進千萬家”的鮮活案例,成為唯一被報道的公安派出所。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每日電訊、法治日報、中國青年報等中央級新聞媒體集體刊發“二郎經驗”,在全國影響廣泛。
去年7月,一名張女士從山東趕來重慶,希望見到自己失散多年的親人。原來張女士1975年被抱養到山東的養父母家中,在成長中逐漸了解自己的身世。成年后,考慮到養父母的心情,雖有回渝尋親的想法,但始終沒有付諸行動。45年過去,兒子高考結束,張女士將孩子畢業旅行的目的地選在了重慶,希望能圓自己的夢。民警從張女士處得到的信息不多——父母曾居住在石橋鋪一帶,姓名不詳,父親做過燒磚工。
值班民警倪振中是蘆振龍青年突擊隊的一員,群眾有急難愁盼,自己當全力以赴。倪振中辦案是一把好手,但年代久遠,信息太少,他找來突擊隊戰友齊丹平幫忙,后者是派出所戶籍窗口的民警。兩人分工合作,倪振中通過大數據尋找線索,齊丹平負責走訪調查。
通過戶籍信息比對和實地走訪了解,發現一個老廠區曾有一對大致符合張女士描述的夫妻,但早已搬走。齊丹平希望找到當時的知情人,可提供線索的人想不起這對夫妻姓名,當時的社區干部不少已經離世,原廠址也因為拆遷,大量老鄰居搬離,齊丹平走訪了近三天,終于得到一個模糊的姓名,倪振中通過這一信息,終于找到了這對夫妻。在民警的協調下,雙方進行了DNA比對,結果顯示張女士確為老人親生女兒,跨越近半個世紀的尋親終于畫上圓滿的句號。
用“五心”理念,換群眾“五星”好評
2名女民警、5名女輔警,這是二郎派出所綜合服務大廳的全部人員配置。她們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視角,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首創“五心理念”(熱心、真心、耐心、細心、愛心)和“五一舉措”(接待群眾一聲問候、一張笑臉,一把椅子、一杯熱水、一張便民聯系卡),開展特色便民利民措施,大廳服務滿意率99.74%,成立至今無一起有效投訴。
她們以人為本,解決群眾困難。民警齊丹平在整理身份證時發現很多居民因年齡偏大或者行動不便遲遲未領取,為解決群眾實際困難,齊丹平主動定期開展上門送證活動。
她們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轄區群眾付先生因“付“傅”兩姓通用問題導致工齡認定少了15年。然而20年前的原始檔案陳舊不完整,查詢困難,民警梁麗琴利用下班時間前往付先生曾生活的地方實地走訪,收集大量信息后,一頁頁翻找檔案,終于查實原始資料,解決了付先生工資問題。
她們便民利民,提升服務質量。大廳率先對老人提供現金支付、老花眼鏡、專人指導等“適老化”服務,對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人等積極推行老人優先、預約服務、上門服務、延時服務等便民利民舉措。同時充分利用好“互聯網+”,進一步完善并開展好掌上大廳的各項業務工作,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切實從群眾所需所想所盼中提升服務品質,得到了辦事群眾的一致好評。
二郎派出所扎實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打造化解矛盾糾紛源頭的“兵哥工作室”,創建以公安英烈精神引領的“蘆振龍青年突擊隊”,加速推進現代警務機制創新,不斷深化“一室兩隊”改革、加快智慧安防建設,配套建立“多元化解矛盾、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的一整套工作機制,積極構建平安建設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全力為平安重慶建設貢獻九龍政法力量。
2022年12月31日,重慶巫溪警方成功打掉一個冒充名中醫兜售偽劣保健品詐騙老年人的電信網絡詐騙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55人,搗毀詐騙窩點5個
咳得喉嚨都撕裂、胸口都痛!因為一直在咳嗽,睡不了整覺,太難受了!感覺肺要咳出來了 被新冠病毒感染后,許多人對咳嗽這一癥狀印象
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藥物效果如何?不規范使用是否有風險?如何科學合理使用?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進行解答?! ≈委煵《靖腥緵]
中國疾控中心:短期內XBB系列變異株引發大規模流行的可能性低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中國疾控中心4日發布信息顯示,我國目前本土流行的新冠病毒絕對優勢毒株是BA 5 2和BF 7,個體在感染BA 5 2或BF 7后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