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重慶 >

?大渡口公安: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繪就平安建設好“楓”景

本文來源:重慶青年報 閱讀:17247

平安是民之所盼,亦是發展之基。近年來,重慶市大渡口區公安分局堅持以創新楓橋經驗為抓手,把平安建設作為服務人民、造福一方的民心工程,

平安是民之所盼,亦是發展之基。近年來,重慶市大渡口區公安分局堅持以創新“楓橋經驗”為抓手,把平安建設作為服務人民、造福一方的民心工程,堅守安全底線,保持大局穩定,不斷健全完善機制,推動社會治理,展現執法作為,切實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警校聯動 撐起平安校園“頂梁柱”
“同學們!怎么避免網絡暴力、校園欺凌、電信詐騙?如果發生又該如何求助?”新學期,校園里來了穿警服的副校長。法治副校長不僅把安全教育送進課堂,還通過“警營開放日”“禁毒小講解員培訓”等形式把老師和同學們請到警營做客,在增強師生知法、懂法、守法意識的同時,也為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奠定了良好基礎。

“自從校門口有了護學崗,孩子上下學心里更踏實放心了!”風雨無悔從不失約的護學崗,已漸漸成為家長心中安全感的象征。9月以來,大渡口公安按照定崗、定人、定責的原則,全面啟動“護學崗”勤務,引導接送學生車輛及社會車輛有序通過,嚴厲打擊學校周邊不文明行車行為,得到了師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消防設施、安全通道要定期檢查,防爆鋼叉、防爆盾牌要經常操練,校外人員入校一定要做好登記……”社區民警結合各學校實際,定期深入校園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和實戰式安全演練,強化校園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全面凈化校園周邊治安環境,為廣大師生營造安全、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

警醫共筑,織密平安醫院“安全網”
“感謝公安民警為民除害!”今年3月,轄區某醫院專程向大渡口公安送來4面錦旗,感謝民警打掉一個苦民久矣的“網絡號販子”犯罪團伙。這只是大渡口公安護航平安醫院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分局針對衛生健康行業存在的“號販子”“黑救護”“黑護工”、醫托、醫鬧等行業亂象,堅持警醫聯動、主動向前,積極進行線索摸排和嚴厲打擊,有力保障了轄區良好的就醫環境和秩序。
 
同時,大渡口公安積極聯合區市場監管局、衛健委等相關部門,強化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提高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水平,探索完善醫療服務市場監管的有效模式和方法。要求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依法執業、文明行醫,為病人提供優質、高效、價廉的醫療服務,不斷提高群眾就醫滿意度。同時,大渡口公安積極與醫院建立涉醫矛盾常態化溝通化解機制,及時收集苗頭性、傾向性涉醫信息,做到“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

在維護醫療秩序、依法打擊違法犯罪的同時,大渡口公安機關始終保持熱情服務,對求助群眾及時伸出援助之手。今年8月,轄區一群眾因突發腦溢血昏迷不醒,其家人向交警救助。民警向指揮中心申請開啟應急救援綠色通道并駕駛警車開道,爭取到寶貴的救治時間,傷者及時轉危為安。

警民攜手 管好平安社區“責任田”
“民警想得真周到,反詐掛門卡這個設計很貼心!”惠豐社區群眾口中的“反詐掛門卡”是茄子溪派出所在區內首創“反詐宣傳雙面異形掛門卡”,針對入戶時未在家的居民,將反詐常識“掛”在門上;于無聲處將反詐宣傳做深做細做實,全面提升群眾識詐、防詐、反詐意識和能力,全力守護群眾財產安全。

今年以來,大渡口公安先后開展打擊養老詐騙、反邪教、反毒品、網絡安全等宣傳活動近百場,累計發放宣傳資料2萬余份,為平安社區建設營造了良好氛圍。
 
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是社區警務工作的重點,茄子溪派出所依托社區警務室職能優勢,配強“網格+警格”力量,利用網格員、樓棟長、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將社區矛盾掌握在前、控制在小、化解在初,有效防止了“民轉治”“民轉刑”案件的發生,真正實現了積社區“小安”為轄區“大安”。

今年以來,大渡口區公安分局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兩隊一室”改革,建立“一標三實”常態化走訪機制,居民們漸漸發現,社區民警來得常、走得近、說防范、辦實事,成為社區群眾的“自家人”。通過警務重心下移、警務力量下沉,零距離開展社區巡邏防控、安全防范宣傳、困難幫扶救助,讓群眾出門見警,歸家心安。
千淘萬漉,皆為群眾平安幸福。大渡口公安始終以“穩進增效、除險清患、改革求變、惠民有感”為導向,牢牢扛起平安建設的第一責任,切實擔負起護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的職責使命,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文/龔軒 圖/大渡口區公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