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重慶 >

江津區白沙鎮:“沙家幫”織密民生網“職”達家門口

本文來源:重慶日報 閱讀:8559

近日,在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隨處可見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紅馬甲”“藍衛士”,他們被親切地稱為“沙家幫”。為夯實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基礎,白沙鎮堅持黨建引領,打造了這支由網格員、社區工作者、黨員干部等組成的“沙家幫”隊伍,借助網格力量延伸服務觸角,充分挖掘家門口就業潛力,切實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沙家幫服務靈活就業人員

聚焦就業服務,完善體系“破難題”

“沙家幫”圍繞“沙城,家事,幫幫幫”主題,構建“五幫五代”體系,通過幫帶、幫助、幫辦、幫扶、幫護,代取、代約、代購、代問、代跑深入服務群眾。通過以白沙鎮零工市場為就業中樞,堅持“一體兩庫三平臺四服務”工作思路,從組織領導、人力資源信息庫建設、平臺建設、就業服務四個方面著手,將勞務經紀人與“沙家幫”隊伍融合,形成集高效、便民、融合發展為一體的綜合就業服務體系,自“沙家幫”隊伍建立以來,累計開展招聘會15余場,吸引200余家次企業參加,提供崗位信息8000余條,幫助3000余人達成就業意愿。為全鎮提供就業咨詢1.2萬余次,受益群眾2萬余人。

聚焦就近就業,靶向施策“出實招”

“沙家幫”充分發揮網格組織紐帶作用,依托“1+3+5+N”五級黨建網絡,著力構建“1+3+N”的專(兼)職勞務經紀人隊伍,依托勞務經紀人摸清脫貧戶、監測戶、返鄉創業大學生、中青年失業人群等重點群體的就業需求情況。對接區內企業,為企業用工崗位量身打造技能復合型人才。同時,結合全鎮在建工程項目用工需要,圍繞雜工、臨時工等工種開展以工代賑,促進轄區群眾就近就業。2023年,累計為1000余名重點群體開展就業幫扶,就業率達到了90%以上;安置94余名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為非全日制公益性崗位,年人均增收0.6萬元。全鎮1739名脫貧人口年人均純收入19748.4元,同比增長14.12%;成功開展4期近200人的電工、叉車工培訓,培訓后就業率達85%以上;對全鎮12個政府投資項目開展以工代賑,促進轄區500余人就近就業,月均收入0.6萬元。

▲“沙家幫”定期在紅色驛站接訪群眾

聚焦陣地建設,服務為民“見實效”

“沙家幫”深入踐行“四下基層”工作法,將解決群眾就業問題陣地前移、觸角前伸到全鎮73個“紅色驛站”,實行“三派三訪”機制,即常派、定期接訪,輪派、輪流巡訪,隨派、群眾約訪,將群眾就業問題從“被動化解”到“主動化解”。通過“紅色驛站”落實“群眾接待日”,臨時性、季節性等靈活就業人員可在零工市場進行“點單”式預約服務。“沙家幫”收到“訂單”后,按群眾需求快速響應,隨即為求職者提供就業機會。今年以來,“沙家幫”通過“紅色驛站”開展走訪150余次,發布崗位信息2200余條,線下開展就業服務97次,實現就業85人。

(況漆利)

編輯:彭光瑞???? 主編:胡東強 ???? 審核: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