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重慶日報 閱讀:12276
在青少年眼中,重慶是什么樣的呢?
4月8日,九龍坡區正式開啟了為期7天的重慶城市精神校園征集活動,以校園為切口,向全區學校學生廣泛征集意見,了解青少年眼中的重慶城市精神。
當天中午,重慶市育才中學謝家灣校區,同學們排起長隊,通過在重慶方言中猜測語意的方式領略重慶城市精神,并將自己的“專屬表達”寫在紅色的征集牌上。
▲重慶市育才中學校謝家灣校區,學生正在粘貼自己的征集牌。記者 卞立成 攝
高2025屆12班學生伍驥君認真思考后,鄭重寫下“雙軌繞山城,兩江匯出紅巖情,勒是咱重慶人!”她解釋說,重慶依山傍水,獨特的地理環境賦予了重慶獨具特色的軌道交通,兩江交匯也是重慶的一大地理特色,這樣的表述極具象征意義。
至于最后一句充滿方言的表達,伍驥君自豪地說:“我們家三代都是地地道道的重慶人,在我心頭,重慶人說重慶話,勒就是對重慶城市精神最好的詮釋!”
和她同屆的另一名同學王明凱寫下“巴山簇擁黃桷樹,三峽水潤山茶花。紅山紅水紅巖魂,有情有義有擔當。”他說,巴山與三峽的壯闊與美麗,黃桷樹與山茶花的堅貞與熱烈,紅巖精神的傳承與發揚,以及重慶人民的熱情與豪爽,共同構成了這座城市的靈魂和魅力。
高2026屆33班學生翟佳睿也深有同感,他的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是“重見豪氣溢滿天,慶渝風骨攀紅巖”。
“這是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征集活動第一次走進校園,進入到我們育才中學,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重慶市育才中學黨委書記劉雅林表示,通過這種方式,把城市的內在精神傳遞延續下去,能夠帶給青少年,也是新一代重慶人學習的目標和動力,賦予他們更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鼓勵他們為建設家鄉作出更加充分的準備。
▲九龍坡職業教育中心,學生們正在聆聽老師講述紅巖故事。記者 卞立成 攝
在九龍坡職業教育中心,師生們齊聚一堂,參觀紅色遺跡——自強鐘,聆聽紅色故事;唱響紅色歌曲——《紅梅贊》,感受先烈精神。值得一提的是,主辦方還特地制作了一面印有重慶地圖的征集墻,同學們可以將自己的“專屬表達”寫在自己家鄉的區劃版圖上,并粘貼到地圖中對應的地方,這進一步激發了同學們的參與熱情。
熱愛我們的城市,為城市畫像,不只是一句口號。活動火熱開展的過程中,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也在不知不覺間融入同學們的心里。
2022級智造一班的羅裕,今年3月榮獲重慶市學生技能大賽電子產品設計與應用賽項冠軍。在他心里,重慶城市精神應當是“勇攀新高,團結協作,努力拼搏”。他說,重慶群山環繞,還有大江阻隔,但重慶人不怕困難,努力拼搏,開山鑿石,建大橋通軌道,建設起如今的國際化大都市,這樣的精神深深打動了他,也促進他在技能訓練比賽中,不畏挫折,與老師、同學們齊心協力,最終取得了優異成績。
“開拓進取,樂于奉獻”“熱辣滾燙,積極向上”“登高涉遠,負重前行”“勇于開拓,積極向上,熱辣滾燙,熱情好客”……諸如此類的表述語層出不窮,同學們的表述語中透露出滿滿對未來投身新重慶建設的無限憧憬與渴望。
正如學校黨委書記雷靜萍所說的那樣,我們的學生在10年、20年后,就是我們的新重慶建設的主力軍,讓他們知曉我們城市的口號,理解我們城市的人文精神,他們的內心會有自豪感,他們建設重慶時將會更有使命感。
九龍坡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還將陸續開展“楹聯寫、涂鴉畫、街頭采、言子侃、大V說、大家談”等系列活動,面向社會公開征集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讓更多人參與進這場“精神的盛宴”。
編輯:袁文蕙???? 主編:商宇 ???? 審核:何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