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電子版 > 2023.11.30期 >
03-加強涉外法制建設 營造有利法治條件和外部環境

03-加強涉外法制建設 營造有利法治條件和外部環境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加強涉外法制建設 營造有利法治條件和外部環境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下午就加強涉外法制建設進行第十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加強涉外法治建設既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長遠所需,也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的當務之急。要從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認識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建設同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要求相適應的涉外法治體系和能力,為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營造有利法治條件和外部環境。

武漢大學特聘教授黃惠康同志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提出工作建議。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認真聽取了講解,并進行了討論。

習近平在聽取講解和討論后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法律是社會生活、國家治理的準繩。涉外法律制度是國家法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涉外法治的基礎,發揮著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加快推進我國涉外法治體系和能力建設。

習近平強調,涉外法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全面依法治國,事關我國對外開放和外交工作大局。推進涉外法治工作,根本目的是用法治方式更好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促進國際法治進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習近平指出,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聯動性強的系統工程,必須統籌國內和國際,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加強頂層設計,一體推進涉外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務,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協同格局。要堅持立法先行、立改廢釋并舉,形成系統完備的涉外法律法規體系。要建設協同高效的涉外法治實施體系,提升涉外執法司法效能,推進涉外司法審判體制機制改革,提高涉外司法公信力。要積極發展涉外法律服務,培育一批國際一流的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要深化執法司法國際合作,加強領事保護與協助,建強保護我國海外利益的法治安全鏈。要強化合規意識,引導我國公民、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自覺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和風俗習慣,運用法治和規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習近平強調,要堅定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主動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推進國際關系法治化。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以國際良法促進全球善治,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指出,法治同開放相伴而行,對外開放向前推進一步,涉外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要堅持在法治基礎上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在擴大開放中推進涉外法治建設,不斷夯實高水平開放的法治根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要完善公開透明的涉外法律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用好國內國際兩類規則,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要主動對接、積極吸納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把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有效舉措和成熟經驗及時上升為法律,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對外開放新高地。要全面提升依法維護開放安全能力。完善外國人在華生活便利服務措施和相關法律法規。

習近平強調,要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加強學科建設,辦好法學教育,完善以實踐為導向的培養機制,早日培養出一批政治立場堅定、專業素質過硬、通曉國際規則、精通涉外法律實務的涉外法治人才。健全人才引進、選拔、使用、管理機制,做好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儲備。加強涉外干部隊伍法治能力建設,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涉外法治工作隊伍。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切實提升涉外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

習近平指出,要堅定法治自信,積極闡釋中國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張和成功實踐,講好新時代中國法治故事。加強涉外法治理論和實踐前沿課題研究,構建中國特色、融通中外的涉外法治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彰顯我國法治大國、文明大國形象。中華法系源遠流長,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蘊含豐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要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予中華法治文明新的時代內涵,激發起蓬勃生機。

 

袁家軍在調研我市國資國企改革時強調

扎根主業 做強主業 持續提升國有企業創新力競爭力

胡衡華參加

11月28日下午,市委書記袁家軍,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前往我市部分市屬國有企業,調研國資國企改革工作。袁家軍強調,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部署,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核心業務,提升核心能力,抓好風險防控,扎根主業、做強主業,持續提升國有企業創新力競爭力,推動國資國企做強做優做大,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市領導蔡允革、陳新武參加。

重慶城投集團是我市城市建設領域的重要國企。走進企業展廳和相關業務部門,袁家軍、胡衡華詢問企業發展情況,詳細了解集團改革發展、重點項目推進和企業經營等狀況。袁家軍指出,要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推動城市規劃、建設、投資有效銜接,搶抓機遇、積極作為,加快走出一條開發經營城市的獨特路子。重慶市地產集團主要承擔城市土地儲備整治、開發建設等功能,打造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城市建設項目。袁家軍、胡衡華來到企業,聽取集團發展情況介紹。袁家軍強調,重慶作為超大城市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要對標一流企業,面向市場、深耕主業,助力打造高品質城市生活圈。

調研中,袁家軍主持召開工作座談會,聽取我市國資國企改革進展情況匯報,并就有關問題同大家交流討論。

袁家軍指出,國有經濟是重慶國民經濟主導力量,是推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主力軍。要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縱深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全面提升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要優化完善國資布局體系,推進戰略性重組與專業化整合,推動國有資本向主業集中、向優勢企業集中、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要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動國有企業功能重塑、優勢重塑、體制機制重塑。要聚焦增強核心功能,進一步梳理明晰核心業務,發揮專業力量,強化賽馬比拼,不斷提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虎口奪食”能力。要堅持“項目為王”,積極謀劃一批、開工一批、建成一批重大項目,提升資金資產運營質效。要加強國資國企集中統一監管,有效防范化解債務、投資和安全等領域重大風險,更好實現安全發展、健康可持續發展。要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國企黨委(黨組)書記要切實擔起管企治企責任,主動改革求變,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

市有關部門、部分國有企業負責人參加。

 

胡衡華在北碚區調研時強調

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 加快盤活存量擴大增量提高質量

11月28日,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前往北碚區蔡家智慧新城、西部(重慶)科學城北碚園區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圍繞構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加快盤活存量、擴大增量、提高質量。

中科光智(重慶)科技公司是一家面向功率半導體、碳化硅芯片封裝的國產先進工藝設備方案提供商。胡衡華察看微波等離子清洗機、真空回流焊爐等產品。他說,企業從成立到建成投產僅用時9個月,體現了只爭朝夕的創業勁頭。希望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持續加強核心技術攻關,爭做細分領域龍頭。胡衡華強調,要著力推動科研院所創新成果工程化、產品化、商品化,在集成電路領域培育更多創新型企業,支持企業加快成長。

重慶華虹儀表公司前身是成立于上世紀60年代的重慶電度表廠,主要生產智能電表、電力互感器等。胡衡華希望企業深耕優勢領域,結合我市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不斷研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胡衡華說,傳感器及儀器儀表產業是高成長性產業。北碚區發展這個產業有基礎、有特色、前景好,要依托我市汽車、智能終端、裝備制造等產業優勢,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提升產業能級。重慶廣仁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特高壓輸配電裝備等研發制造,在當地幫助下盤活閑置土地,解決了擴能用地問題。胡衡華了解企業“存量變增量”、上市籌備等情況,希望企業抓住新基建機遇,打造智能化成套設備集成服務商,爭取早日上市。

調研中,胡衡華聽取北碚區經濟運行等情況匯報。他說,北碚區經濟社會發展回穩向好,希望未來發展“步步高”。要加快開發區(園區)改革,理順責權關系,盡可能把為居民服務的職能交給行政區,把為法人服務的職能交給開發區,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提高企業獲得感。要以招商見作為、以畝均論英雄,激發園區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加快推動招商項目落地見效。要對照年初制定的目標,逐一梳理、逐項兌現,抓實抓細歲末年初各項工作,兜牢基層“三保”底線,確保今年收好官、明年接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