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電子版 > 2024.04.18期 >
06-世界美容冠軍煉成記

06-世界美容冠軍煉成記

世界美容冠軍煉成記


編者按語:

來自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的覃慧,2020年進入學校學習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一直致力于美容項目的學習鉆研。2023年9月,在全國技能大賽美容項目中,她沉著冷靜、精準操作,展現出過硬的技能水平和扎實的專業功底,站上國賽最高領獎臺,實現了重慶市在該項賽事中金牌再次蟬聯。

作為覃慧的前輩,王珮出生于1999年,現在已是一名擁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實訓教師。年紀輕輕,她就“享受”到“名人上墻”的待遇:比賽照片被掛在世界技能大賽美容項目中國集訓基地走廊的墻上。

2022年,她在芬蘭獲得世界技能大賽美容項目冠軍,實現了中國隊金牌零的突破。奪冠后,她的父親說“當年差點抹殺了一個世界冠軍”——王珮高考后選擇到高職院校學習美容,家里人是反對的,“希望她再努力考上本科”。

職校生,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性賽事

世界技能大賽是最高層級的世界性職業技能賽事,由世界技能組織舉辦,每兩年舉辦一次,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

今年9月,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將在法國里昂舉辦。4月3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選手名單顯示,68名選手“將代表中國參加59個競賽項目的角逐”,其中“美容項目”的參賽選手為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學生覃慧。

從一名高職院校學生到代表國家去參加行業頂級賽事的選手,覃慧的選拔、訓練貫穿在校學習的3年。大學剛入學時,聽到學姐分享比賽的故事和榮譽,覃慧和許多剛入學的同學都心動了。當時招人的老師收到厚厚一沓報名表。經過篩選,教練團隊留下了10個人的簡歷。

第一輪專業理論筆試后,4人被淘汰。接下來的一個月集中學習面部護理技術、模仿操作,考試后又有兩人被淘汰。剩下的4名學生在7個多月里,到北京參加企業實踐,一名學生難以適應新環境,另一名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并不喜歡美容這個服務行業,選擇放棄,最終只剩覃慧等兩人。

從北京回到重慶基地后,覃慧開始兩年多的集中學習、訓練。每天早7點,她們參加體能訓練,扎馬步、俯臥撐、手部操,上午9點開始主體技能的練習,晚上復盤,并訓練彩繪等不需要模特的技能。

美容分為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她們做的屬于后者。世界技能大賽美容項目包括高級皮膚護理、身體護理、脫毛、彩繪指甲藝術、化妝、睫毛延長、手足護理等7個板塊。正式比賽共有4天的賽程,對選手的身高、體能有一定要求,也是對選手毅力、意志的考驗。

基地教練劉嘉嘉說:“如果選手很瘦,手一伸出來,已經讓裁判覺得可能沒有力量,做不好項目”。

“訓練強度大,假期也很少休息。”覃慧直言,在訓練的過程中其實很多次想要放棄,大家都在玩的時候,她在“吭哧吭哧地訓練”,有時還會陷入焦慮:“我不是最優秀的那一個,努力這么久,萬一最后的參賽選手不是我怎么辦?”

但是在實際操作時,覃慧必須擺脫這種情緒。比賽模擬面對顧客的服務場景,需要心態好、有親和力。“如果兇巴巴地給顧客服務,顧客也會煩躁。”她表示,帶著負面情緒會影響美容質量。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教務處運行科科長曾珠長期協助基地工作。她介紹,由于選手每天要參加12至14個小時的訓練,學校擔心備賽學生休息不好,為他們單獨安排了住宿,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以便選手能夠專心備賽。

王珮全力準備比賽的400多天,也有過類似覃慧的經歷:訓練室、食堂、寢室三點一線,練到深夜10點更是家常便飯,“不停歇地連軸轉讓我疲憊不堪,但從未有過怨言,因為我心中始終有一個‘世賽夢’”。

“正式比賽千變萬化,如何游刃有余地處理接二連三的‘臨時挑戰’是取勝的關鍵。”作為覃慧的前輩,王珮分享了參加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的奪冠經驗。

王珮參加決賽前一個月,大賽組委會公布了“運動按摩”賽題。運動按摩是針對運動員等群體的一種康復按摩,但是對中國選手來說較為陌生。國內外文化習慣不同,在國外,馬拉松、網球等運動愛好者經常會去美容店放松按摩,而在國內,這一般是按摩理療店的經營范圍。

賽題公布后,教練團隊在北京、重慶請教了多位中醫專家,再結合瑞典式、泰式手法,設計出一套中西合璧、極具太極特色的運動按摩手法。

在賽場上,王珮展示的技法吸引了許多觀眾圍觀,得到全場最高分。她告訴記者:“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取得冠軍的最大助力。”

“美的事業”不簡單

自2016年起,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連續成為4屆世界技能大賽美容項目中國集訓基地。距離今年的世界技能大賽還有5個月,在選手集訓期間,記者多次到集訓基地內探訪,選手們正在緊張訓練。

據教練劉嘉嘉介紹,正式比賽時,其他參賽選手出現過剪指甲出血、物品掉落等失誤。在訓練選手的時候,教練也通過“挖坑式”訓練,例如調整儀器設備擺放、調整項目組合方式,鍛煉選手的應變能力。

選手在訓練之外,也會參加國際邀請賽,積累比賽經驗。美容怎么評判比別人做得好?美容項目中國專家組組長王芃介紹,比賽的打分點細碎,有120多個,包括技術規范、職業形象、安全衛生、節約耗材等,例如簡單面部護理的步驟就包含卸妝、清潔臉部、去角質、去黑頭、皮膚分析和顧客咨詢等,“這要求選手頭腦清晰,在平時形成自我管理的習慣,管理工具、做好時間規劃”。

拿植睫毛來說,比賽從準備工作、消毒衛生、安全操作、顧客維護等方面打分,技術分就是看“粘得牢不牢實”,有沒有貼合顧客眼睛的形狀,有沒有粘膠、脫落、不對稱等情形。

由于在國外比賽,選手的英語口語也是一個考察點。正在備賽的覃慧說,她們會準備一些常用語和顧客交流,例如自我介紹、美容項目介紹。

每屆比賽內容會有30%的變化。例如針對當下人們生活壓力大、養生項目需求高,還會涉及傳統的經絡疏通、刮痧和艾灸,王芃說,有外國評委曾提出考中國的“棍子按摩”,其實是撥筋棒,這也要求選手不僅要學習新知識,也要從傳統文化中尋找、傳承。

競賽給國內美容教育帶來顯著改變。世界技能組織成立于1950年。2010年10月,我國加入世界技能組織,成為該組織第53個成員國。直到2017年,我國首次組隊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美容項目。

“國內曾長期沒有美容正式比賽,只有化妝美甲的比賽,國內比賽都是半天,國際上是一比就比4天。”王芃說。她從事美容行業已近30年,國內選手準備參加美容項目比賽時,對比賽內容尚不清楚。她通過行業資源找到世界技能大賽美容項目新加坡冠軍的教練,才摸準比賽內容。

除了世界技能大賽,學校鼓勵、推動學生到全國美發美容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等國內外賽場競逐。

“以賽促教、以賽帶學”,帶給了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底氣。競賽學到的內容和國內外教學實踐互動,不僅提升了學校專業水平,也將選手培養成專家。

基地內的展示框前,擺放著王珮等人的各類獎杯和全國技術能手、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牌子。從這里走出了多位技能大賽美容項目冠軍及亞軍、全國技術能手。

王芃表示,美容的主題永遠是服務和技術,變化的是儀器、化妝品成分等,傳統的美容院注重投資,裝修得富麗堂皇,但是現在美容消費領域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偏好整潔、現代的環境,另外顧客的時間很緊,躺下去做一次美容,希望有及時的效果。

作為00后,覃慧也發現,年輕群體中不僅是女性愛美,現在男性美容群體也在增加,“大家對自己不是那么滿意,想要去調整一下,達到一個自己滿意的狀態,這沒有什么不好的,是一個讓自己變美的過程”。

據《中國青年報》

 

隱瞞家人復讀一年,學子終圓名校夢

近日,一條#隱瞞家人復讀一年成功上岸#的視頻沖上熱搜,引發眾多網友共鳴。在熱搜的背后是少年頂著巨大壓力、半工半讀的“上岸日記”。在視頻開頭他寫道“謹以此片,記錄我隱瞞家人,悄悄復讀的一年。在此,也祝愿24年體考生成功上岸”。

據了解,發布該視頻的是北京體育大學2023級體育教育專業的李釗。2022年他高考落榜,家里人不支持他繼續復讀。但他不甘于就此放棄,決定瞞著家人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我就是想考一個好大學,哪怕我這一生只能完成這一件事,但對于我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在這件事上,我不想留遺憾”。李釗笑著說。

于是,一個“秘密計劃”就這樣誕生了,他準備前往上海打工掙錢,用賺到的錢去西安訓練準備體考。最后兩個月再回家集中復習文化課。

就這樣,靠著信念支撐夢想,李釗坐上了開往上海的列車,開啟了這混合著血與淚的逐夢之年。抵達上海后他找了一份包吃包住的餐廳后廚工作,早上八點上班,下午四點下班,之后是雷打不動的三小時訓練。每個月,李釗會有幾天休息日,在這些日子里他會用大部分的時間補習文化課,彌補在打工時落下的進度。

為了隱瞞復讀的現狀,李釗很少和以前的朋友聊天,幸好有一位和他一樣有復讀意愿的男生與他一路同行。李釗說,那是他復讀路上難得的良師益友,兩人互相勉勵,共同進步。

2023年,又至春夏,這一次,這個男孩的努力和堅持得到了回報。體考成績96,文化課成績超出分數線20多分,成功上岸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收到錄取通知書后,李釗的父母百感交集,既驕傲,又心疼,誰也沒有想到“在外工作”的兒子竟悶頭干成了件大事。父親更是把整個故事講給了幾乎所有認識的人聽,言談中滿是對兒子的自豪。

當李釗的“秘密計劃曝光后”,網友紛紛感嘆“這里面的苦你是只字未提”“看哭了”“苦不苦只有你自己知道,但是勝利的笑容真的很燦爛”。李釗,為你點贊。

據河南共青團微信公眾號

 

專科生逆襲985研究生,譚永超太厲害了

從專升本到本科升碩士、四六級考試600+分,當這些詞匯聚到一個人的身上會有什么樣的故事呢?

譚永超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22級的一名學生,經過刻苦學習,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電子信息專業待錄取。

從專升本逆襲名校碩士研究生這一路走來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譚永超高考后進入專科院校學習到大二臨近實習時他才知道可以參加專升本考試。從那以后,譚永超在心里默默種下了“攻讀本科,繼續學習”的種子。他下定決心不僅要讀本科,以后還要繼續讀研。就這樣,在一年的努力后,以全省第四名的優異成績考上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專升本)。

升入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后,良好的學習氛圍、優秀的同學伙伴繼續潛移默化地激勵著譚永超。本科期間他的四六級考試成績均達到600+分,并多次榮獲英語類競賽獎項,這些都是他不斷努力的成果。要做就做到最好,從一開始備考研究生譚永超便將目標定為“985”院校。他根據自己的興趣、學習情況、專業發展前途和未來規劃等進行考量,確定自己專業課所考科目。在報考前評估自己的綜合實力,決定自己報考的學校和專業。

備考期間,他每天高效學習6-8個小時,并且堅持半年以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之余他還經常進行有氧運動,每周堅持跑步3次左右,還參加信陽馬拉松志愿服務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譚永超表示,在備考的時候也曾經歷過怎么學都記不住的焦慮緊張,自我懷疑更是家常便飯,但是他從不放棄,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來。在考研初試前夕,譚永超由于身體原因發燒病倒了,但他相信經過一年多的備考努力,成績一定不會辜負自己。

初試成績出來后他成功進入復試,最終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電子信息專業待錄取。當問及如何堅持自律時,譚永超說:“找到自己能夠全力為之奮斗的事,這件事能夠賦予我們無窮的動力,去時刻關注它,細化它,讓它成為我們成長路上的方向標,自律就會擁抱我們。”

據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