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國際 >

?從西安港到青島港 外媒記者探訪“一帶一路”陸海交通樞紐?

本文來源:人民網 閱讀:6911

西安國際港站。圖片來源于人民日報視頻截圖
西安國際港站。圖片來源于人民日報視頻截圖

人民網北京10月19日電 (記者楊倩)近日,2023“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歐亞主流媒體考察團走進陜西省西安國際港站,晴空萬里,陽光明媚,一排排集裝箱整齊排列。“沒想到內陸也能建港口!”“中歐班列長安號就是從這里開出嗎?”站在西安國際港站辦公樓二層開放平臺極目遠眺,外媒記者發出感嘆,并向工作人員詢問相關情況。

據介紹,2013年11月28日,首列中歐班列長安號從西安開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十年來,中歐班列長安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截至2023年9月底,已累計開行20045列,國際貨運干線覆蓋了歐亞大陸45個國家和地區。今年1至9月,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3991列,較去年同期增長29.54%。

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用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小軍告訴記者,在沒有中歐班列之前,西安至中亞和歐洲的陸路運輸時間為20至30天,而在確保中歐班列運行時效的情況下,西安至德國陸路運輸最快只需10天。目前,西安港建成鐵路作業線59條,其中國際集裝箱作業到發線18條。

今天,中歐班列作為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互惠的重要載體,已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合作平臺,也被歐亞主流媒體重點關注。

考察團成員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晚報》副總編輯妮娜?尼奇博洛娃在接受中方記者采訪時說:“我之前寫了很多關于中歐班列的相關稿件,對此非常關注。這次是我第一次來到西安國際港務區,看到這樣宏大的場面我感覺很震撼。中歐班列對于中國和中亞國家的貿易往來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促進了民心相通。我們中亞國家非常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

哈薩克斯坦絲綢之路新聞社總編輯克馬爾?馬山羅表示,哈薩克斯坦是中歐班列的重要節點國家,中歐班列給哈薩克斯坦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據報道,2022年,中哈兩國鐵路貨運量達2300萬噸,同比增長20%。“哈薩克斯坦的主流媒體非常關注‘一帶一路’的發展,包括中歐班列的運營情況。我們的媒體絲綢之路新聞社正是在2014年因此而生,在網站和報紙上以哈、俄、東干、中、英五種文字報道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和‘一帶一路’倡議對接的合作成果。”

16日,考察團來到山東港口青島港,在蔚藍的大海岸邊,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上是一片繁忙景象:高度軌道吊自動抓起一個集裝箱,平移到后方卸下;自動導引車承載著單個集裝箱,在通道上來回穿梭。考察團記者立刻被眼前這一幕吸引,紛紛拿出設備拍攝。

山東港口青島新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工會副主席王崇山向記者介紹:“青島港是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和首個“氫+5G”智慧綠色碼頭。”依托其自主研發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智能管控系統A-TOS,作業效率較傳統碼頭提升30%,節省人力80%,平均裝卸效率達到36.2自然箱/小時,最高效率達到60.18自然箱/小時。

今日俄羅斯傳媒集團國際新聞部副主任阿納斯塔西婭?塔拉卡諾娃表示,青島港給她留下了鮮明的印象,“首先,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4年內建成投產運營,非常高效;其次,碼頭實現了全自動裝卸集裝箱,是智慧綠色碼頭,屬于世界先進水平。借助青島港和西安港,俄中貿易往來更加方便快捷。”

據介紹,2022年,青島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87億噸,位居全球第四位;完成集裝箱2682萬標準箱,位居全球第五位。2023年1至8月山東港口青島港在全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排名中位居第三,在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排名中位居第四。

近十年來,青島港進一步完善提升聯通“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航線網絡,目前,青島港共開辟共建“一帶一路”集裝箱航線80余條,海鐵聯運連續八年保持全國第一,為“一帶一路”建設架起“進路出海”高效通道。

【1】【2】【3】【4】【5】【6】【7】【8】

(責編:艾雯、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