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吉林省老年大學內,一隊老年舞者正在排練踢踏舞。(資料圖) 高龍安 攝
中新網長春7月7日電 (孫博妍)長春市民政局副局長冉明7日表示,到2025年,該市街道(鄉鎮)社區(村)養老服務設施全面覆蓋的“15分鐘養老服務圈”初步形成,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新型養老服務格局基本建立。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長春市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老年人口達189萬,占全市人口總數的20.85%。
目前,長春市養老服務配建面積超70萬平方米,建有各類養老機構442家,建成各類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437個,打造社區老年人巡訪關愛示范點173個,養老服務從業人員達7000人,基本形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
今年6月,長春市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規定,到2025年,長春市街道(鄉鎮)社區(村)養老服務設施全面覆蓋的“15分鐘養老服務圈”初步形成。
據了解,長春市打造的“15分鐘養老服務圈”在生活照料、居家照護、服務保障等方面完善了養老服務供給。
比如,在生活照料方面,長春市開展了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為符合條件的60周歲以上特困供養老人、失獨家庭老人、城市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殘疾老人、重點優撫對象老人,80周歲以上高齡空巢老人等10類困難老年人,按照每人每月200元標準,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服務內容包括助餐、助浴、助潔、助行等11類30余項,老人或其監護人通過手機在線下單,就能購買到想要的服務項目。
根據《長春市家庭養老床位照護服務實施辦法(試行)》,長春市相關部門為符合條件的60周歲以上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和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失能和中度失能老年人,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和信息化改造,建設家庭養老床位,并遴選了具備服務資質的養老服務機構,為服務對象提供專業的上門照護服務,包含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兩大類共21項服務內容,滿足老年人“垂暮不離親、養老不離家”的意愿。
“我們將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養老服務發展全過程,深化改革、綜合施策,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和財政投入力度,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在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上不斷謀求新突破。”冉明說。(完)
【編輯: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