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8576
中新網衢州4月11日電 (錢晨菲 樓郁馨 秦久興)4月11日,在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浦山村原裕農種豬場,一場“三月三”村秀活動火熱舉行,曾經的養豬場“脫胎換骨”成為酷炫時尚的秀場。
4月11日,在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浦山村原裕農種豬場,一場“三月三”村秀活動火熱舉行,曾經的養豬場成為酷炫時尚的秀場。龍游傳媒集團供圖
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浦山村是畬族村,全村1220人中65%是畬族人,村民從小學畬語、唱畬歌、跳畬舞,90%的村民會說畬語,畬族的文化習俗一直傳承至今。
“三月三”是畬族同胞的傳統節日,當日,當地創新慶祝活動形式,通過“村秀”讓村民參與其中。展現強村富民生活場景的“浦山鄉土秀”、讓藝術與生活相融的“浙音學院秀”、美輪美奐的“穆馳時尚秀”……“模特們”身穿畬族傳統服飾,拿著農特產品及文創產品,在T臺上秀出美麗家鄉和幸福生活。
“我已經第七次來到龍游浦山。從第一次原生態,到今天舞臺的呈現,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語。今天的秀既高大上又很接地氣,希望以后我們能將它打造成一個秀場品牌,走出浙江、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浙江音樂學院教授、活動總導演吳滌說。
豬場變秀場、村民變模特、畬繡變時裝,當傳統民族元素與現代流行元素碰撞在一起,成為浦山村突出文化賦能、文藝賦美,做好“千萬工程”后半篇文章,推動“生態”引“業態”、讓“流量”變“留量”的生動實踐。
“以前我們村里有許多大型養殖場,污水橫流、蒼蠅亂飛。”浦山村村民雷利群說,得益于“千萬工程”的實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麗庭院”建設等工作陸續推進,浦山村的環境發生蝶變。
“沒有想到我們能在原本的豬場里登臺走秀。現在環境好、文化生活豐富,游客也成倍增加,我們為游客進行民俗活動表演也有不錯的收入。”雷利群說。
“‘千萬工程’讓我們村的村民都嘗到了發展的‘紅利’,如何寫好后半篇文章,我們將筆墨重心放在這個‘秀’上。這不僅是做一臺時裝秀,接下來,我們將常態化開展時裝秀、文化秀、畬繡秀,利用村莊內閑置的公共空間,開發展示畬族文創產品,導入新一輪研學游、親子游、文化體驗游等項目,不斷豐富村莊業態,激活村莊發展的動力。”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浦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偉民表示。(完)
【編輯: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