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重慶市青年無償獻血志愿服務創意宣傳項目團隊集體培訓在重慶創空間舉行,來自26個入圍項目的主要負責人、核心團隊成員共計40余人參加了培訓。本次活動從血液及獻血知識、項目執行規范兩個方面給團隊成員做了講解和要求。
青年無償獻血志愿服務創意宣傳項目是在團市委、市衛健委的指導下,由市志愿服務工作指導中心、市血液中心主辦,市青年志愿者協會、南岸區益友公益發展中心承辦的志愿服務項目。本項目旨在支持高校志愿服務團隊在高校及全市6個青年志愿服務站點開展無償獻血創意宣傳服務,充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力和活力,形成血液中心、團組織、青年志愿者協會和青年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無償獻血倡導的社會服務格局。
重慶市血液中心獻血志愿服務總隊陳鵬老師從“血液的生理知識”“無償獻血知識”和“志愿服務與疾病”三個板塊給大家做了詳細的培訓,讓大家對血液的組成、為什么要無償獻血、無償獻血的流程、無償獻血的注意事項、疾病對獻血的影響等內容都有了更為全面和詳盡的認識。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李永聰通訊員蔣汶臻
2019年4月,共青團中央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啟動了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永川區作為重慶市試點區縣,第一時間積極響應并開展相關工作。共青團重慶市永川區委員會和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檢察院結合文件精神,將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建設作為重點工作,聯合社工機構、未成年人家庭共建四方幫扶機制,從親職教育、心理疏導、創業就業指導、臨界預防、觀護幫教、行為矯治、社會調查、困難救助、法制教育等多方面開展相應的工作。
10月16日,永川區政協共青團界別開展2020年關愛涉案未成年人活動。區政協副主席張健、共青團界別政協委員、相關單位負責人走進涉案未成年人群體,通過“面對面”交流,共同探討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建設。
當天,區政協共青團界別委員一行來到永川區“莎姐”法治教育基地、區青益志愿者協會、區青少年宮了解了對涉案未成年人的幫扶情況。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委員們聽取了團區委、區檢察院、區青益志愿者協會在各自領域開展關愛涉案未成年人工作情況的介紹,并圍繞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和如何共建幫扶機制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陳兵委員表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寧,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做好這項工作意義重大。團區委、區檢察院、社工組織等各個單位為永川青少年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讓青少年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進一步提升。他建議,“莎姐”法治教育基地、青益志愿者協會、區青少年宮應擴大宣傳,讓永川中小學學生和本地企業職工子女分批、有序地參觀學習,從而讓青少年建立自我保護意識,自覺遵守社會規矩。
永川區政協副主席張健指出,未成年人保護事業任重而道遠,“未檢工作使命光榮而艱巨。希望大家能認真履責,把握規律,開創我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新局面。”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李永聰通訊員郭玉秀
10月13日上午,團市委副書記曾凱一行來到云陽縣亮水坪社區“青少年之家”調研陣地建設情況,副縣長劉新民陪同調研。
亮水坪社區“青少年之家”青年志愿者老師就陣地建設和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詳細講解和匯報。大家對亮水坪社區“青少年之家”目前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
據悉,亮水坪社區“青少年之家”是市級示范點之一,2018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原名叫亮水坪社區“城鄉市民學校”,2019年更名為亮水坪社區“青少年之家”,位于云陽縣青龍街道亮水坪社區辦公大樓三樓,可使用面積75平方米,組織架構完善,現有1名專職社工,一支專業志愿服務團隊(共4名志愿者)。“青少年之家”設備配套齊全,配置有多媒體教學一體機、全新桌椅、飲水機、空調等,主要面對轄區內的青少年,開展“周末課堂”“七彩假期”和其他主題活動。自建成以來,已開展各類活動累計70余場次,累計服務留守兒童、困境兒童2100余人次。
云陽團縣委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整合多方資源和平臺,將“青少年之家”這一平臺做得更實際、更有效。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張書琛通訊員譚美媛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自身存在的優缺點,培養自信、增進了解、互幫互助、收獲友誼,由大渡口團區委主辦的“溝通由心,交際有理”主題心理講座于10月10日在大渡口區小學開講。
此次講座,大渡口團區委請來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譚思慧老師為大家講解。
為拉近和學生們的距離,老師設計了互動游戲“抓住優點,丟掉缺點”,讓孩子們快速進入狀態。游戲后,老師教會了孩子們該如何建立自信,并給孩子們展示了幫助他人的方法。最后,老師還進一步為孩子們講解了該如何與同學及朋友相處?什么樣的相處才是一種正確的相處方式?從而幫助孩子們建立健康的交友心理。
活動負責人表示,本次心理講座旨在引導孩子們學習如何去培養自信,學會理解他人,正確交友。“類似的講座將逐步走進更多小學的畢業年級,希望能幫助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們樹立自信,適應多姿多彩的初中生活。”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張書琛
為豐富社區青少年的周末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10月17日,由南川團區委、西部計劃南川區項目辦主辦的“周末課堂”在龍濟橋社區青少年之家正式開班。
據了解,由于該社區青少年之家處于城郊接合部,周末上班的家長們較多,沒有空余時間給孩子輔導作業。來自延邊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將在此為青少年進行作業輔導,并根據社區青少年的需要,開設科普知識、藝術、中華傳統美德、自護教育、心理輔導等課程,以及組織孩子們參加特色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孩子們周末的課余生活,幫助“上班族”家庭解決“帶娃難”的問題。
開班儀式上,志愿者們通過“兩兩一組,介紹同伴”的形式互相介紹,彼此了解,逐漸消除了陌生感。并和同學們一同制定了“周末課堂”公約,內容涵蓋了學生文明禮儀、課堂紀律、教室清潔衛生等。
隨后,志愿者以“珍惜糧食拒絕浪費”為題開始了當天的課程,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觀看,聽著志愿者的講解課程,旨在讓孩子們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了解糧食的生長過程。
“我平時工作比較忙,周末也要上班,孩子的作業輔導成為了我們的難題,現在讓孩子上周末課堂,我很放心,同時也很感謝志愿者們。”學生家長王顯中說。
南川團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團區委還將積極整合多方資源和平臺,將“周末課堂”活動做成品牌項目,在全區各個青少年之家常態化開展。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張書琛通訊員趙康劉羅青
10月14日,渝北團區委、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在石船鎮中心小學校開辦“熱愛生命健康成長”講座,邀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鄧俊梅為全校300余名學生進行生命安全教育。
講座由講述生命的珍貴、生命的美好與生命的脆弱開始,與同學們一起探討生命的意義,不僅引發了同學們的積極思考,還引導同學們熱愛生命、尊重生命。鄧老師由小及大、由點及面的講解受到了全校師生的好評。
10月16日,渝北團區委、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在興隆鎮中心小學校開辦“壓力伴我成長”講座,邀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熊勤為五六年級130余名學生進行減壓疏導訓練。講座由幾個減壓小動作開始,激發同學們的興趣。接著,幾位同學分享了自己當前的困境,熊老師針對該年齡段的學生傳授了時間模塊法、五步脫困法等應對壓力的辦法,來幫助同學們減輕當前的壓力,積極應對人生遇到的壓力,從而健康快樂地成長。
據悉,今年渝北團區委通過購買社會服務,引入心理咨詢師和社工等專業力量,通過講座、團輔與個案咨詢等形式,在全區中小學校、“青少年之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斷擴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覆蓋面,切實保護未成年人,尤其是農村留守、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李永聰通訊員鄭小鳳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