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區別在哪里?網絡作家的真實面貌是什么樣子?傳統文學寫作者應該向網絡文學作家學習什么?9月24日下午,由重慶文學院、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主辦,重慶市新聞媒體作協及南岸、九龍坡、沙坪壩、江北、渝北等五家區級作協聯合協辦的網絡文學大咖分享會在南濱路精典書店舉行。三位網絡文學“大神”級作家,小橋老樹(張兵)、靜夜寄思(袁銳)、山澗清秋月(但憶玲)在現場與讀者們熱情互動,暢談文學。
網絡文學承接著中國傳統文化形式
重慶市作協副主席、重慶文學院院長、《侯大利刑偵筆記》的作者小橋老樹,在18年前,就開始了網絡文學的創作,可以說是網絡文學鼻祖級別的“大神”。不僅如此,他在傳統文學領域也有一席之地,曾出版多本暢銷書,受到眾多讀者追捧。
談到網絡文學,小橋老樹將其比喻為古代茶館的說書,說書人想要聚集聽眾,就要在一開始抓住聽眾的心,將他們帶入故事所締造的世界里,然后再吊足胃口說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和傳統文學比起來,網絡文學的特點便在于此。首先,網絡文學要吸引人,接著就是寫故事,寫大眾喜歡、追捧的,又有市場的故事。和說書人一樣,只有吸引人,才有生存的空間和基礎。
因此,網絡文學不是忽然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承接著中國傳統的文化形式,并且與傳統小說絲絲相扣,有著緊密的聯系。說書誰都可以說,網絡小說誰都可以寫,但如果你認為網絡小說無門檻,那就大錯特錯了。
說書人需要聽眾買賬,網絡小說也一樣,其時時刻刻被讀者審視著,也需要讀者買賬。沒有讀者買賬的網絡小說,最終只能消亡。從這一點就不難看出,網絡文學的門檻不在“門口”,而在入門以后。想要存活,就需要沖出重圍,可不是隨便碼字那么簡單。
怎樣寫好網絡小說?“大神”現身說法
和小橋老樹一樣,重慶市網絡作協主席、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靜夜寄思也是接觸網絡文學最早的一批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仙界歸來》《火種》《星界守護》等。
說起自己的寫作經歷,靜夜寄思表示,自己大四那年便開始寫網絡小說,這么多年來,他幾乎每天堅持更新至少6000字。
“天賦固然重要,但在寫網絡小說這條路上,堅持也特別重要。也許,我算不上是天賦型作家,但我絕對能算是勤奮的作家。因為熱愛,所以勤奮,因為熱愛,所以堅持。”靜夜寄思說,自己除了每天更新小說,還會花很多時間去閱讀各大網站的暢銷書,看他們的寫法、故事架構等。
勤奮、堅持,再加一點天賦,便能在網絡文學這條路上走得更遠。而現在,除了寫,職業的網絡作家還可以多花時間研究、開發自己的版權,更多、更透徹地了解市場,這樣才能挖掘出網絡小說的潛在價值。
現在的靜夜寄思在網絡文學上早已經開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但他坦言,自己仍在不斷地堅持更新小說,休假都會提前將文稿備好后,才會放心地出去玩。不僅如此,他仍在繼續探索、學習、了解更多門路,希望能為網絡文學的長遠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
文學世界“沉重”好還是“皆大歡喜”好?
擅長寫“甜寵”“霸道總裁”類小說的山澗清秋月是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她的小說,總會描寫很多圓滿的愛情、人生故事。
和傳統文學里的“沉重”相比,她的小說可以稱之為爽文。那么,文學世界里,到底沉重、寫實一點好,還是陽光和皆大歡喜一點好?針對這個問題,山澗清秋月說,能揭露、記錄現實的文學固然好,但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如果能通過文學給人帶去快樂和希望,也非常有價值和意義。
“通過我的觀察,我發現一個人快樂的程度,取決于他的內心對這個世界還存在多少美好幻想。越容易產生美好幻想的人越快樂,相反,那些將一切都看透的人,反而很容易陷入焦慮。”山澗清秋月說,“因此,我希望我的小說還能激起大家幻想的欲望,讓大家更加快樂。”
關于這個問題,小橋老樹表示,在傳統文學里,書里的男女主角可以徹底失敗,他們可以在現實的泥淖里一直掙扎到死。但網絡文學不行,這里面的男女主人公必須要有美好的結局,并且,中國的讀者很喜歡英雄,男女主角再怎么也要帶些光環才能受歡迎。
但不管怎樣,兩種文學都能在某個方面滿足讀者的需求。傳統文學教人沉思,網絡文學教人快樂,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至于網絡文學會不會誕生出像四大名著一樣的作品,小橋老樹說,傳統文學在歷史變遷中,沉淀了幾百上千年,最終才有被評為四大名著的作品。而網絡文學誕生不過二十年左右,目前下定論為時尚早。不過,網絡文學也有高峰,和傳統文學一樣,最后能攀上高峰的,也可能只有寥寥數人。
據上游新聞
緬懷恩師
“花燭夜,勾起我綿綿長恨。恨難抑,思前因,惡怨成仇更填膺。苦命女,偏遇著負心人……”近日,京劇荀派藝術經典劇目《金玉奴》在國泰藝術中心上演。這對主演邵曉白來說,是一次意義特殊的演出。
本次演出由已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荀慧生親傳弟子孫毓敏擔任藝術指導,第七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重慶京劇院學員邵曉白主演。
《金玉奴》是戲曲傳統劇目,又名《棒打薄情郎》等,是一部久演不衰、深受戲迷喜愛的荀派名劇。該劇目講述了書生莫稽,落魄行乞,值嚴冬風雪,倒臥于乞丐頭領金松門首,被金女玉奴所救,并結為夫婦。莫稽赴試,得中進士,嫌妻出身微賤,乘赴任行舟途中,推玉奴落水。金玉奴為江西巡按林潤所救,被收為義女。林假稱欲以己女配與莫稽,莫稽喜出望外,欣然進入洞房,不想痛遭棒打,金玉奴當眾斥責莫稽薄情負義。
“在《金玉奴》中,我要從一個少女扮演到一個少婦,她從剛開始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到后來遭遇了負心漢的變心、被推入江,再到復仇,表演需要層層遞進,人物情感和年齡感的把握很重要,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邵曉白坦言。
在演出中,邵曉白感情飽滿,成功塑造了一位熱情質樸、嫉惡如仇的古代女子形象,她細膩傳神的眼神,俏麗柔媚的荀派唱腔,讓臺下觀眾沉浸其中,心系主人公的命運。
“在青研班的學習,不光鍛煉了我的專業技藝,還讓我在理論知識學習上也有所提升,使我在人物刻畫、劇本理解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邵曉白表示,這次演出正是一次對自己在青研班所學所悟的總結與展示,并回饋給當地票友。
除此之外,對邵曉白來說,本次演出還有另外一層特殊的意義——緬懷恩師孫毓敏。邵曉白回憶道,當年為了幫助自己順利考入青研班,孫毓敏老師每天都會給她打好幾個電話,告訴她應該注意的相關事宜。而當邵曉白在青研班中報了《金玉奴》這出戲后,孫毓敏老師雖然因為生病不能與她見面,但是也專門為她寫了兩封信,告訴演好這出戲的訣竅。
今年3月,孫毓敏老師去世,這也給邵曉白帶來不小的打擊。“師父一直都是我的啟路明燈,她堅韌的性格和毅力都深深影響著我,所以后來不管遇到何種困難,只要想到師父,我都更有動力去克服。”邵曉白說,“我希望我能夠演好這出戲,以此表達我對恩師的思念。”
據華龍網
9月21日,在新疆喀什塔縣帕米爾景區金草灘舉辦了2023“帕米爾之聲”第二屆國際民族音樂節。音樂節現場人潮涌動,精彩紛呈的節目不斷把音樂節晚會推向高潮。
此次音樂節由深圳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中共喀什地區委員會宣傳部、喀什地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主辦,中共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委員會宣傳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承辦,特邀中國旅游集團天創演藝公司傾情打造,由曹曉寧擔任總導演,再比江·阿地力擔任執行導演。
音樂節分為《冰山天路印回響》《雄鷹凌空譜新章》《雪峰載歌共家園》三個篇章,創作了12個藝術節目,其中以深圳援疆貢獻為素材的視覺器樂合奏《與深圳同行走進新時代》以及贊美邊疆人民戍邊精神的原創歌曲《壯美的塔什庫爾干》,令人耳目一新。
中旅天創演藝公司在原創節目的編排上給予了塔縣大力支持。塔縣地處祖國邊疆,藝術經費十分有限,編創和演員能力也較為薄弱。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總導演曹曉寧當即表示“要把錢花在刀刃上”。于是,此次的民族音樂節并沒有把資金過多投入請明星,而是用于精品節目的創作打磨和當地文工團演員藝術水準的提高上。中旅天創演藝公司承諾將把原創節目全部留下,無償供塔縣文工團使用,并決定在音樂節后協助塔縣將自主創新的精彩節目編排成一場45分鐘的旅游演藝晚會,助力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文旅融合發展,力爭打造一個適合邊疆地區的“音樂節+劇場演出”文化潤疆新模式,在幫扶邊疆地區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逐步探索出一條發展演藝產業的新路徑,將文化潤疆的實踐成果長期鐫刻在帕米爾高原。
據文藝報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