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社會 >

法國小伙戀上東陽木雕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金華6月11日電 (錢晨菲 董易鑫 徐帆)“我戀上東陽木雕已有十余載,越愛越深。除了風光圖景、花鳥蟲魚等經典創作主題,東陽木雕在題材的選擇上有著無限可能。在探尋東陽木雕與西方藝術的交融之道中,我覺得樂趣十足。”法國人Guilhem Bouissou說。

  在中國生活多年,這位法國小伙給自己取了個中文名字:大地,諧音Daddy(爸爸),既意味著一份責任,又寓意根系大地、生生不息。

  “我與中國,有一種命運安排的緣分。”大地說。2010年,大學攻讀當代藝術專業的他為汲取更多創作靈感,開啟了周游世界的藝術探尋之旅。正是這一年,大地與中國姑娘張婷婷在北京相遇,兩人一見鐘情,之后,他成了中國女婿。

  2012年,大地與妻子前往浙江杭州游玩,雷峰塔內《白蛇傳》主題木雕壁畫深深吸引著他。“東陽木雕和我在歐洲看到的木雕完全不一樣,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么真實細膩的木雕作品。”當時,大地暗下決心,一定要學習東陽木雕技藝。

近日,法國人大地在工作室內創作木雕作品。徐帆供圖

  東陽木雕發源于浙江東陽,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著中國人千年的木上巧思。

  在一位朋友的引薦下,大地找到了參與上述作品雕刻的技師——正高級工藝美術師陸挺豐。看著大地誠懇求藝,陸挺豐決定收下這位“洋弟子”。

  “我從2013年開始系統性學習東陽木雕技藝。當時,每天一早就從家里出發前往師傅的工作室,常常要練到深夜。為了補上雕刻短板,我除了工作室的集訓,還在家里專門安排了一間練功房用來加練。”大地回憶。

  大地的刻苦練習,陸挺豐看在眼里。“大地很努力,他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這是最好的藝術創新源泉。”

  在這場以熱愛為名的雙向奔赴里,語言并不是障礙。起初,陸挺豐在手機里下載了翻譯軟件,便于日常溝通。后來,他發現大地的悟性很高,有時候一個肢體語言或眼神,對方就能秒懂。

  日復一日地練習讓大地的雕刻技藝突飛猛進,有了一定的基礎后,大地毅然辭去工作,專注于木雕創作。在這過程中,他發揮自身優勢,雕出了不少東西方藝術文化交融的作品。

  京劇臉譜木雕是他的得意之作,被其掛在工作室的正中央。“這件木雕作品在傳統戲劇臉譜的基礎上,我融入了歐洲文化元素,比如臉譜頭上的皇冠結合了歐洲巴洛克風格進行雕刻,兩鬢垂下的穗子,則用了塑料材質的裝飾球輔以羽毛點綴。看似混搭,但整體來看很有美感,我希望通過東西方藝術的交融,讓中國傳統戲劇人物煥發新的生命力。”

  因木雕與東陽結緣,因熱愛在中國定居,不僅是大地,他的兒子也把漢語作為母語,愛上了中國文化。

  “我想邀請更多親朋好友來中國看看。”談及未來,大地心中已有規劃。“我要學習更多的中國文化和藝術,爭取學成后傳播到法國。”(完)

【編輯:曹子健】